Azure Ray - Sleep

PRESS TO PLAY.

22 November, 2009

聖誕, 奈何橋

小時候,


聖誕節比起老闆娘生日更加肉緊,

有假放, 有禮物, 有大餐,

最緊要,

是可以大條道理不做那做不完的功課.

長大成人,

為了糊口,

勞勞碌碌朝九晚六,

放假已蛻變成喝酒跳舞猜枚打機的代名詞,

比平常多了一天的聖誕節翌日,

也只不過是為了更深入貫徹完成這些任務而設罷了.

下班回家路上,

槲寄生襯托著馬路口的紅綠燈,


眼簾映入了一片片的綠光,


才發現原來這個路口,

像是告別童年的奈何橋.

今天不需要作悲傷的告別式,

身早在橋的另一邊.

13 July, 2009

Pasengers

今日慕著Anne Hathaway之名看了Passengers這套電影,

若不是今天時間多的是,

大概我在電影開場後15分鐘之內就會close the window打機去.

故事老套,

將在這10年間已經出現過好幾次的結局再次重現,

新意欠奉之餘,

在侮辱觀眾記性的前提下,

鋪排亦未見高班.

無厘頭地出現的靚仔男主角,

我差點以為我去看的不是海報上所標榜的thriller/mystery movie而是一套愛情小品.

Anne的演技有待改進,

某程度上還是有The Devil Wears Prada的影子,

描寫他和姐姐之間的感情也未夠深入.

而男主角無論從甚麼角度拍攝也是擺出一副帥哥面孔,

恍惚是其中一個Hugo Boss eau de toilette的model倒模出來一般.

對白也欠缺張力,

再加插無聊flirting一大堆,

由頭到尾欠缺一氣呵成的感覺.

故事完全沒有起伏,

而伏筆更加不用說,

看過The Others和10年前的The Six Sense的觀眾大概在頭15分鐘就已經可以略猜一二.

但是若說以Anne Hathaway作招徠,

而你又湊巧是Anne的粉絲,

大概同期的Rachel Getting Married會相對地值回票價.

12 July, 2009

Black Ice

在小弟的字典里, 芬蘭永遠都和簡潔畫上等號, 和友人去看了Black Ice (港譯:誰和誰和誰有路), 再一次引證這個等號的存在性.

故事是最不尋常的三角關係, 老公出去滾, 老婆發現, 然後一連串的報復, 在導演Petri Kotwica透過鏡頭所傳達出來的影像卻十分之有張力.

整套戲下來, 句白不多, 但是句句精簡有力, 往往可以用一句話或者一個畫面將觀眾帶到主角們的心理世界中, 大婆扮同二奶搞野其實是想去用手指驗孕一幕, 女主角被燈光映射在面上的表情轉化短短不夠一秒就已經能夠表達出他的那份失望, 絕望, 厭惡, 和報復的復雜心情, 導演和女主角應記一功之外, 打燈師傅也應該要加分.

看膩了張藝謀的話, 這一套戲會是一個蠻不錯的選擇.

28 June, 2009

25

曾經聽過一位朋友說,

過了25歲就要蓄錢買車買樓如何發展事業計劃將來準備提早退休,

聽起來,

十分遙遠.

那年我只有18歲.

7年後,

回想起這一位朋友的這一席話,

天啊,

到我25了.

還記得18歲的自以為是,

不知天高地厚,

7年的光景後,

偌大的無奈占據著生活,

長大的壓力早已在無聲無息之間充斥著我的每一分每一秒,

小時候承諾自己一定不可以變成眼前的這個那個人,

其實自己早已蛻變成之而不自知...

該如何是好?

03 May, 2009

卡嚓

喜歡攝影.

喜歡按下快門的那一剎那.

"卡擦"一聲,

捕捉到的不止是光與影,

也烙下了攝影者的感情.

不做作,

不浮夸,

平鋪直敘的,

訴說著一個空間,

光與影交織,

凝聚在小小的四方框內.

"卡嚓"

不準看鏡頭哦.